近日,易到用車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份《特別公告》。易到用車在公告中表示,易到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率先將行業傳統的傭金收費模式(針對司機端),變更為階梯信息服務費模式。新的收費模式為按照消費者的打車費用的多少最低收取1元,最高5元。新調整的服務費政策將于2021年9月6日起開始實施。
據了解,上述國家號召具體是指:8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交通運輸部表示,個別網約車平臺設置了過高的抽成比例,侵害了網約車司機的權益,因此要求平臺規范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設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向社會公布。
然而,作為第一個發聲響應國家號召的網約車平臺,易到用車的這份公告卻引起了市場上的質疑之聲。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易到用車是企圖通過發聲來增加市場對于公司的關注度,原因在于易到用車已陷入“資金危機”多年,此前幾乎已經從大眾視野中消失。
蔚來資本合伙人張君毅表示,“(易到)平臺已經很弱小了,所以這種政策也不可能給它帶來太多的用戶,對司機會有一些幫助,但是影響不大。易到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國家會馬上出政策,(把網約車平臺對于司機的抽成)全部限制到一定的程度?!?/p>
8月19日,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發布的7月份網約車行業運行基本情況顯示,易到用車處于已累計180天未傳輸數據行列。而在2018年8月,交通部首次公布網約車全國監管平臺數據接入情況時,易到用車還排在滴滴、曹操專車、首汽約車、美團打車之后,位列第五。
公開資料顯示,易到用車于2010年5月在北京成立,隸屬于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最早的網約車平臺之一。
在2014年網約車領域發生“補貼大戰”之前,易到用車在國內網約專車市場占據著大量市場份額。據易到創始人周航此前表示,在2012年到2013年期間,易到用車一直保持著80%的網約專車市場份額。
但在滴滴和快的“補貼大戰”中,易到用車等早期網約車平臺敗下陣來,市場份額幾乎被滴滴“洗劫”一空。
盡管如此,易到用車仍然沒有被資本放棄。2015年10月,易到用車完成D輪融資,樂視控股正式確認樂視汽車獲得易到用車后者70%的股權,成為后者控股股東。
此后,隨著樂視危機的爆發,易到用車被頻頻傳出資金鏈斷裂、拖欠供應商款項、司機與乘客無法提現等問題。
2017年7月,韜蘊資本的“接盤”依舊沒能幫助易到用車走出困境。直到今年5月,仍有人在“易到用車吧”中表示,自己仍有3400元至今還沒有完成提現。
對于提現問題,易到用車也在此次公告中給出了新的解決方案:易到用車針對司機及用戶的賬戶余額問題設定專門了“待償賬戶”,待償賬戶可在易到及所合作的商城進行消費,或在易到其他業務或合作商平臺等用于消費抵扣,亦可在易到資本化時進行轉股。針對希望提現的用戶,易到亦會每年將50%的利潤用于司機提現或用戶退款。
在大幅降低傭金吸引司機入駐的同時,易到用車還表示,目前易到也在積極進行戰略轉型,后續汽車租賃將成為公司業務的重要一環。在相關業務調整后,易到期望能夠在兩年內進入資本市場。
然而,在外界看來,欠款問題尚未解決的易到用車,此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并對外透露調整相關業務的計劃,其目的或為再次吸引資本市場的注意。
“如果網約車解決不了信息安全問題和基礎設施問題以及上市通道的問題,其實投資人是很謹慎的,他們如何繼續投資?所以投資人希望有一家或者幾家公司能夠順利走到資本市場,到上市,這樣的話會給整個市場以更大的決心?,F在滴滴雖然上市了,但還是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睆埦惚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網約車市場的發展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方面,伴隨著監管制度的進一步完善,C端網約車市場正在面臨各種風險;另一方面,布局B端出行市場前期開發成本更高、服務難度更大。
據了解,在“滴滴出行”APP被國家監管機構下架整改后,大多數網約車平臺都更新了新版本的個人信息隱私條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國內尚無一家網約車平臺100%合規。而7月,交通運輸部則再次表態將加快“清退不合規(網約車)車輛和人員”。
另外,有些網約車公司將布局B端出行市場作為一個重要方向,但這也面臨較大的開發難度。此前,汽車行業分析師顏景輝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經營企業出行業務需要平臺具備較強的綜合實力,既要有提供各類高端出行服務的能力,也要有提供高性價比出行服務的能力。
目前,大量出行行業參與者還在不斷探索各種商業模式,希望能在合規的前提下尋找到真正能夠生存下去的路徑。
(責任編輯:戴賢軍)